印刷术发展的五个过程

更新时间:2024-12-26 20:00:04 人气: 作者:林林 纠错/删除

印刷术发展的五个过程:1、战国时期的铜印。2、晋代时期大规模使用木印来记载事迹。3、佛教徒为了使佛经更加生动,把佛像印在佛经的卷首。4、碑石拓印技术对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很有启发作用。5、拓片,指从碑刻、铜器等文物上拓印下其形状、文字或图画的纸片。

印刷术发展的五个过程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毕升也被后人称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

印章、拓印、印染技术三者相互启发,相互融合,再加上我国人民的经验和智慧,雕版印刷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

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印刷术的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是古代印刷术的重大突破。

印刷技术从古到今的历史

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路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印刷一种新型印刷技术。数字印刷系统主要是由印前系统和数字印刷机组成。有些系统还配上装订和裁切设备。工作原理:操作者将原稿(图文数字信息)或数字媒体的数字信息或从网路系统上接收的网路数字档案输出到计算机,在计算机上进行创意,修改、编排成为客户满意的数位化信息,经RIP处理,成为相应的单色像素数位讯号传至雷射控制器,发射出相应的雷射束,对印刷滚筒进行扫描。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印刷滚筒(无印版)经感光后形成可以吸附油墨或墨粉的图文然后转印到纸张等承印物上。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数字印刷 属性 :新型印刷技术 系统 :印前系统和数字印刷机 设备 :?装订和裁切 行业发展,基本简介,定义,领域,特征,油墨,发展趋势, 行业发展 数字印刷是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路传输到数字印刷机上印刷一种新型印刷技术。数字印刷系统主要是由印前系统和数字印刷机组成。有些系统还配上装订和裁切设备。工作原理:操作者将原稿(图文数字信息)或数字媒体的数字信息或从网路系统上接收的网路数字档案输出到计算机,在计算机上进行创意,修改、编排成为客户满意的数位化信,经RIP处理,成为相应的单色像素数位讯号传至雷射控制器,发射出相应的雷射束,对印刷滚筒进行扫描。由感光材料制成的印刷滚筒(无印版)经感光后形成可以吸附油墨或墨粉的图文然后转印到纸张等承印物上。 数位化印刷就是将数位化的图文信息直接记录到承印材料上进行印刷。也就是说输入的是图文信息数字流,而输出的也是图文信息数字流,要强调的是它是按需印刷,无版印刷,是与传统印刷并行的一种科目。 基本简介 定义 首先我们要了解数字印刷的定义:数位化印刷就是将数位化的图文信息直接记录到承印材料上进行印刷。也就是说输入的是图文信息数字流,而输出的也是图文信息数字流,要强调的是它是按需印刷,无版印刷,是与传统印刷并行的一种科目。 数字印刷流程:数位化模式的印刷过程,也需要经过原稿的分析与设计、图文信息的处理、印刷、印后加工等过程,只是减少了制版过程。因为在数位化印刷模式中,输入的是图文信息数字流,而输出的也是图文信息数字流。相对于传统印刷模式的DTP系统来说,只是输出的方式不一样,传统的印刷是将图文信息输出记录到软片上,而数位化印刷模式中,则将数位化的图文信息直接记录到承印材料上。 数字印刷的发展:根据权威的调查数据表明,到2007年,彩色数字印刷公司的数量会增加23%,同时,彩色数字印刷的设备增长速度将超过56%。从印刷企业相互竞争的角度来看,与市场上一些不能进行印后加工的企业相比,添加高效装订设备的数字印刷企业能在从印刷、印后加工到交货整个工作流程上以更快的交货时间,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这样,整个流程时间和成本上的节省就成为一个很强大的竞争武器。 领域 在印刷领域中CTP包含以下4种含义: (1)Computer to Plate: 从计算机直接到印版,也即人们经常说的“脱机直接制版”。 它最早是由照相直接制版发展而来的。所有制版设备都是采用计算机控制的雷射扫描成像,然后通过显影、定影等工序成印版。这一技术使文字、图像转变成数字,免去了胶片这一中间媒介,减少了中间过程的质量损失和材料消耗。 (2)Computer to Press: 从计算机直接到印刷机,也即人们经常说的“在机直接制版”。 它是将印版装在数字印刷机的滚筒上,然后通过计算机控制的雷射束,将图文信息直接输出到印版上,然后就开机印刷。目前这种印版可以记录图文,但不能擦去,只能一次使用。 (3)Computer to Paper / Print: 从计算机直接到纸张或印品。 Computer to Paper相当于喷墨印刷,即通过计算机控制喷墨头,将极小的墨滴直接喷绘在纸上,形成图文信息。 Computer to Print相当于由计算机控制的雷射束将图文信息直接输出到“印版”上,即可开机印刷。 (4)Computer to Proof: 从计算机直接得到样张,即数字打样。 数字打样是印前领域在数据化控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目的是检验印品质量以及客户对印刷效果的确认程度。由于价格低、效率高,数字打样正在逐步取代一部分传统模拟打样。 一般情况下,CTP技术更多的是指计算机直接制版(Computer to Plate)技术。 特征 A.数字印刷过程是从计算机到纸张或印刷品的过程(Computer-to-paper/print),即直接把数字档案/页面转换成印刷品的过程。 B.数字印刷最终影像的形成过程一定是数字式的,不需要中介的模式过程或载体的介入。 C.数字印刷品的信息是100%的可变信息,即相邻输出的两张印刷品可以完全不一样,真正体现个性化印刷。 油墨 数字印刷过去被称为非接触式印刷,人们认为整个工艺不会受到承印物的影响。大家甚至认为颜料粒子和油墨仅仅是很精确地堆积以形成图像。但是这种看法显然是太过简单化了,实际上数字印刷对于纸张的技术要求经常是十分复杂的。每一种印刷技术都有它自己根据油墨特性和图像转移工艺而得出的一套要求。一般数字印刷机使用的有干性颜料、溶剂型(油性)颜料和水基油墨系统。 数字印刷油墨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干粉数字印刷油墨 干粉数字印刷油墨主要是由颜料粒子、有助于荷电形成的颗粒荷电剂与可熔性树脂混合而形成的干粉状油墨。带有负电荷的墨粉被曝光部分吸附,形成图像,转印到纸张上,最后对纸张上的墨粉加热、定影,使墨粉中的树脂熔化,从而在承印物上形成图像。 2.液态数字印刷油墨 液态数字印刷油墨常用于喷墨印刷,其油墨的种类是与喷墨机的墨头结构相关的。其实现在的墨头可以分为热压式(thermal head)及压电式(piezo head)两大类,而压电式亦分为高精度和低精度,如EPSON的喷头属于高精度,而Xaar及Spectra的喷头属于低精度,前者大多用于水性(water base)染料及颜料油墨,后者以溶剂性(solvent base)的颜料油居多。 3.固态数字印刷油墨 固态数字印刷油墨主要套用于喷墨印刷,其在常态下为固态,使用时油墨被加热,黏度减小后而喷射到承印物表面上。 4.电子油墨 电子油墨是经印刷涂布在经处理的片基材料上的一种特殊油墨,其直径只有头发丝粗细,由微胶囊包裹而成。在一个微胶囊内有许多带正电的白色粒子和带负电的黑色粒子,正、负电微粒子都分布在微胶囊内透明的液体当中。当微胶囊充正电时,带正电的微粒子聚集在观察者能看见的一面,这一点显示为白色;当充负电时,带负电的黑色粒子聚集在观察者能看见的一面,这一点看起来就是黑色的。这些粒子由电场定位控制,即该在什么位置显示什么颜色是由一个电场控制的,控制电场由带有高解析度显示阵列的底板产生。 发展趋势 数字印刷就是电子档案由电脑直接传送到印刷机,从而取消了分色、拼版、制版、试车等步骤。更简单的说,即是利用某种技术或工艺手段将数位化的图文信息记录在纸张或者有形介质上。在印刷行业也刮起了数字之风。现在,选择良好的数字印刷设备时非常关键的。 在选择设备时,首先考虑的是成本因素。由于数字印刷还是以小批量生产为主,因此过高的设备折旧在分摊到单一产品中时会导致印刷成品单位成本的上升,从而蚕食利润,降低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所以,虽然部分数字印后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批量生产时质量稳定,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低,但价格不菲,这类设备不会考虑。 其次,根据业务需求选配设备。对数字印刷门店的业务进行分析发现,其中胶装产品最多,占总产品数量的40%以上,如个人文集、照片书、个性化笔记本、画册、标书等基本上都要进行胶装。而且每当遇到毕业季时,制作毕业珍藏相册的业务异常火爆,平均每一单业务就是几十甚至上百本,此时胶装设备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选择胶装设备时,尽可能选择带有侧胶功能的胶装机,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再次,针对容易产生瓶颈的环节专门选配设备。在数字印后加工过程中,大多数工作依靠手工就能完成,例如压痕,但依靠手工进行压痕很容易影响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这是因为胶装书通常要在书脊两侧和封面、封底、翻书位置各压一条暗线,以保证翻书时的服贴和书脊的方正整齐,而手工压痕不仅效率极低,而且容易出错,造成损耗。因此,特别引进了数控多功能压痕机,不仅解决了胶装书封面的压痕问题,还可以使贺卡、折页、拉页等产品的折页效率提高5倍以上,准确度也大大提高。 最后,会考虑引进能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设备。以公司最受欢迎的照片书业务为例,以前成品生产完之后就直接交给客户,不但不够精美,而且容易造成产品的损伤。于是专门引进了一台自动包塑的设备,在照片书外边加上了外框盒和外塑包装,不但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档次,而且起到了保护产品的作用,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而信息的数位化也越来越为研究人员所重视。数位化技术在当今社会重要性是非常大的。它是数字计算机的基础,是软体技术的基础,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是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

印刷技术从古到今的历史:

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史,利用印刷术形成的产业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大约在公元3世纪的晋代,随着纸和墨的出现,印章亦流行起来。4世纪时,道教徒把印章放大,以印制文字稍多的符咒。这实际上是一种以盖章的方式印刷文字的方法。

与此同时,石碑拓印也在发展,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再把印章扩大成一个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把纸铺到版印刷,即为雕版印刷术。专家们认为雕版印刷术的诞生年代大约是在公元7世纪前期的唐朝初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套版彩色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印刷术,它是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杂、高精度的印刷技术。套版印刷术发明的初期,一般只能印刷朱、墨两种颜色的套印本,称为朱墨本,或叫双印。后来,技术日臻完善,继而发展成用四色、五色来套印称为四色本、五色本等。

套版彩色印刷术诞生于我国,但到底发明于何时至今仍无明确结论。根据历史记载,北宋时期(960—1127年)已出现了铜版印刷的青、蓝、红三色“交子”,但未发现实物。元朝末年(14世纪中后期)已有朱墨两色套印的《无闻和尚注金钢经》。

1974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内发现了三幅彩刷的《南无释迦尼佛》,据与同时发现的其它文物相印证,其印刷年代应在辽代统和(983—1012年)年间。看来,套版彩色印刷技术的发明不晚于此,确切年代还有待于考古发现和研究。

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套版彩色印刷品大多是明代万历年间的,这段时间是我国套版彩色印刷术的发展时期,很多印刷品极为精美。到了清代,四色套印、五色套印甚至更多种颜色套印的技术已经成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活字印刷术——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八”记载。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我国宋朝人毕升,时间是公元1041—143年。在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还出现过不少其它材质的活字,有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和铅活字等等。但只有木活字流传了下来。

至于近代西方铅活字印刷的引入。是在1590年中国澳门排印拉丁文《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一书时才得见。值得一提的是木活字的使用,元代王桢在任安徽旌德县县官时曾著有一部学术巨著《农书》,因字数较多,使用雕版印刷不仅耗资高,而且还费时费力。

后请木匠刻木活字3万,先行试印6万余字的《大德旌德县县志》,获得了成功。为方便排版,王桢发明了转轮排字架,使排字从完全手动转为使用简单机械,提高了效率。他还把木活字制作方法和操作程序进行了认真的记录和整理,写成《造活字法》一书。

刻书是继沈括记载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又一部记载我国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主要历史文献。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早于西方近400年。而且,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具有省时,省料之优点,为中国和世界的印刷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代的铅字印刷也是活字印刷的一种。自动排字铸字机。需要铸造的字由打字机一样的键盘输入,每打完一行字,机器会自动将那些字的字模放下,随即射出合金铅自动铸造出输入的字。其操作与自动排字同样依靠键盘输入,但得到的是单个字的,比手工排字进一步。

油印技术———油印又叫孔版印刷。这种印刷方法是用铁笔在纸、布或金属薄铁上刻划出微孔,以此作版置于纸或其它类承印物上、加油墨后,用辊和刮片使油墨从刻版上的微孔漏印到纸上。中国早在1200年前的唐代就出现过类似于今天油印技术的镂空纸版印刷和丝网漏印方法。

用来在丝织物上印制花卉和图案,称之为“夹缬”。然而,真正利用油印技术印刷文件的人是旅居英国的匈牙利人盖斯特泰纳。1881年左右,他用涂蜡的纤维纸作为模版,用铁笔把要印刷的资料刻于其上,铁笔刻写之处,纤维便出现微孔,然后将油墨刷于版上。

用滚筒压紧推动,使油墨透过蜡版,粘附在下面的纸上。发明家爱迪生在20世纪初也对孔版印刷进行过研究,他把铁笔与马达配合起来,通过控制马达来使铁笔在纸上刻划,制成油印版。虽然这处方法当时未得以广泛重视,未能投入实用,但其原理却启发了后人。

1888年,盖斯特泰纳用打字机代替铁笔,他将打字机上的色带卸下,使字直接打在蜡纸上,字迹在蜡纸上留下痕迹。卸下蜡纸,铺于纸上,涂墨压印,获得了成功。10余年后,奥地利人克拉博发明了旋转式油印机,使得油印的速度大大地提高。

凹版印刷术——凹版印刷术大约产生于15世纪中叶,其原理是使印版的图文低于空白部分,版面结构类似于我国古代的拓石,只是着墨部位正好与拓石相反。由于用这种印刷方法印刷出来的成品表面墨迹微微凸起,易于辨别,难以模仿,所以多用于印制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

凹版印刷的印版可分为雕刻凹版,蚀刻凹版和照相凹版。雕刻铜凹版印刷是意大利人腓纳求赖发明的,1477年,曾有人用此方法印制过地图。到19世纪初叶,欧洲开始用此方法复制名画,印有价证券,使凹版印刷术逐渐地发展一种独具特色的印刷方法。

现代胶版印刷与照相凹版印刷:胶版的画线具有亲油性,可吸附油墨;湿滚筒供应水分的非画线部分则不附沾油墨。版上所沾附的油墨是用来印在胶质布卷筒上,再转印在纸面上的。此即为胶版印刷。在照相凹版印刷的铜上有经腐蚀而产生的凹洞可制作画线,由凹洞的容积来决定画线的浓淡。

先将滚筒涂上油墨,再用刮刀刮过,只留下凹洞的油墨,当压过时凹洞中的油墨就印到纸上了。凸版印刷术——凸版印刷就是印刷的图文部分高出空白部分,印刷时,图文部分涂墨,然后覆纸、加压,油墨就从印版上转印到纸面上。

在中国发明的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影响下,公元1445年,德国人约翰·古腾堡制成了铅活字和木制印刷机械。当时,中国和朝鲜早已出现了铅活字,但夏天腾堡不仅使用铅、锡、锑来制做活字,而且还制做了铸字的模具,因此制做的活字比较精细,使用的工具和操作方法也很先进。

他还创造了压力印刷机和研制了专用于印刷的脂肪性油墨。由于古腾堡的一系列创造发明,从而成为了举世公认的现代印刷术的奠基人,他所创造的一整套印刷方法,一直沿用到19世纪。在古腾堡创造了凸版印刷术后,西欧亦有人仍在不断地为提高印刷技术而努力。

先后创造和完善了纸型铅版、橡皮凸版等复制版的制作工艺、提高了凸版印刷品的质量、印量和印速。平板印刷术——平板印刷术按版材的不同可以分为石版、胶版和珂罗版。石版印刷是1778年前后由捷克斯洛伐克人逊纳菲尔德发明的。

他在印刷乐谱时,发现表面有微孔的石板涂上油脂能吸附油墨,而未涂油脂部分因其具有蓄水性而不能吸附油墨。根据这种现象,他发现了油水相拒的原理,从而发明了石版印刷术,并曾著有《石版印刷术》一书流传于世。

胶版印刷是在石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一种平版印刷技术。1817年,逊纳费尔德用薄锌版代替了笨重的石板,并采用了圆压筒的印刷方式,解决了石版技术不易套准的缺点。1905年,美国人鲁培尔又在逊纳费尔德的平版印刷机上加装了一个橡皮滚筒。

使得印版上的图文经过橡胶滚筒再转印到纸面上,印版和纸张之间不产生直接接触,创造了一种间接平版印刷方法。珂罗版也是一种平版印刷方法,是法国人海尔巴托于1869年发明的。因都用磨砂玻璃作版材,因此也叫玻璃版印刷方法。

这种印刷方法可利用照相来制版,能最精确的印刷名人书画、碑帖、美术作品以及古版书籍。由于平版印刷术,特别是胶版印刷方法与其它类型的印刷方法相比具有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磨损小、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加之新光源、新感光材料,精密照相设备的配合以及制版逐步科学化和印刷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得该印刷方法获得不断发展,从而成为今天印刷业的主流。

扩展资料:

深远意义:

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而建立这一伟绩殊勋的莫大光荣属于中华民族。印刷促进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推广,书籍价格便宜使更多人可以获得知识,因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书籍普及会使人们的识字率提高,反过来又扩大了书籍的需要量。

此外,手工业者从早期印行的手册、广告中发觉印行这类印刷品可以名利双收。这样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书写能力。促进了人类文化知识广泛的传播和交流,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关于印刷术的故事: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毕升,北宋布衣。湖北英山县人,卒于北宋皇佑四年二月。宋初为书肆刻工。宋庆历年间,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

宋朝时候,雕板印刷大为盛行。雕板印刷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把木头锯成一块一块大小一样的板子,使之平滑,然后在一张薄纸上写字,反贴在板子上,用刀雕刻成文字凸起来,再刷上墨,铺上纸,用软刷在纸上轻轻刷过,揭下来,纸上就有了白底黑字。

一本书的字数自然是相当多的,所雕的板也不止一块,每一块都照这种方法刷印成文。全部印刷工作完毕,一页一页地装订起来,那就成了一本书。当时,杭州西山有个号称“神刀王”的雕板师傅,刀下功夫远近闻名,有口皆碑。许多人慕名前来拜师,“神刀王”一概不收。

可他晚年的时候,却破格收下了一个平民出身的小徒弟——毕升。这是啥原因呢?原来,“神刀王”不但看中了毕升那股灵巧劲儿,更喜欢他那忠厚、诚实的品行。他觉得,把自己的本领传给这样的人,到死的时候也就可以瞑目了。

毕升跟着“神刀王”一学就是几年,技艺大有长进。有一次,师傅雕刻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让毕升在一旁观察揣摩。谁知还剩下最后一行时,毕升一不小心,碰了师傅的手臂,把刀下那个“之”字刻坏了。毕升难过极了。晚上,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他先是暗暗埋怨自己,后来又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雕板印刷太麻烦了,能不能改一改呢?从那天起,他一有空儿就琢磨这件事。一天,他在西湖边散步,发现一个江湖画师正在往一幅风景画上盖图章,凑近仔细一瞧,真新鲜,那画师竟把三枚图章串在一起。

毕升颇有兴趣地看了一会儿,忽然,猛一击掌,高兴地大叫起来:“有办法了!有办法了!”他一溜烟跑回住处,用胶泥作成一个一个方块,干了以后,刻上反字,一字一块;接着用火将这些活字烧硬,按韵排列在特制的木格里;然后根据需要将活字排在铁框里固定好。这样就可以刷上墨印书了。

采用活字印刷,既方便,又节约。这种新技术,很快就被推广到全世界。

百度百科-印刷术

热门攻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