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地震后相关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防控措施?

更新时间:2024-11-01 14:00:06 人气: 作者:茗茗 纠错/删除

6月17日晚,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就发生了6.0级地震,造成百余名人受伤,十余名人死亡。然而就在7月4日上午10.00左右,四川宜宾市珙县又发生了5.6级地震,四川人民还未从上一次的灾难中走出来,就又陷入另一个灾难。这留给我们的不止是失去亲人的悲伤,更应该是我们对于自身防护措施的反思,对每一次灾害来临时的应对,对震时逃生知识的欠缺,以及相关部门的发号施令是否及时...有太多需要我们总结经验教训的地方了。

宜宾地震后相关政府应该采取怎样的防控措施?

我想主要谈一下相关政府对于地震的防控。与地震一同登上热门的是“宜宾提前10秒预警”,“成都提前61秒预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来的是我国的地震预警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然而我们不能只看到技术的先进,却忽视了实实在在的问题,到底有多少人能因此技术而获救呢?

技术确实厉害,用不到实处也确实是可惜。政府面对的问题是地震预警系统并未落实到每一个地震多发区,并且预警方式单一,只能通过电视广播,你说夜里十点,谁会一直守在电视机前呢?这件事需要资金,人力,物力,政府当然应义不容辞,可是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纸上谈兵。希望政府能尽快将预警系统落到实处,让这项看起来高高在上的技术真正服务人民。

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政府要加派人手对震后居民房屋进行检测鉴定。很多安全问题单从表面我们难以发现,只有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才得以发现问题,提前给房屋做好防震加固,以提升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震无情人有情,这些方面都是不容小觑的,政府更应带起头来,撸起袖子加油干!

? 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级地震。这次地震,让很多人吃惊的是地震预警倒计时。地震发生后,包括成都主城区在内的许多地方都提前发布了地震预警,并通过电视、扩音器等方式提醒民众及时避险,争取民众避险的宝贵时间。地震预警不等于地震预报,“地震预警”是指“大地震发生后”,请注意“地震发生后”,当地震监测站在地震发生附近发现地震时,会立即发出警报:“我这里有地震!”使远离地震的地方在破坏性地震波到来之前能够避险逃生。

? 地震发生后,先是上下颠簸的小振幅P波,然后是大振幅S波。横波与横波相遇,形成破坏力强的面波,俗称地震波。地震预警是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与地震波赛跑。通常情况下,预警的时间与预警源的距离有关。

? 地震预警能减少伤亡吗?从理论上研究了地震预警对减灾的作用。结果表明,预警时间为3秒,可降低伤亡率14%;预警时间为10秒,可降低伤亡率39%;预警时间为20秒,可降低伤亡率63%。因此,地震预警可以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对于公众,根据预警时间,结合所在位置,采取合理的避险措施,进行有效快速的疏散。对于本项目,可根据预警时间进行应急响应。

? 地震预警是否存在盲区?地震预警是存在盲区的,以地震的震中为圆心,21公里为半径的区域内,属于预警的盲区。在盲区内的民众会先感受到晃动,再听到预警的警报声。地震预警的有效范围是21公里—200公里,但200公里以外的几乎没有什么震感了。

热门攻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