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始于1984年,知名公立研究型大学,采用英语为教学语言,兼中文作为辅助授课语言,下辖七所学院,注重多元化、跨文化学习与全球视野的现代化国际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始于1984年,知名公立研究型大学,采用英语为教学语言,兼中文作为辅助授课语言,下辖七所学院,注重多元化、跨文化学习与全球视野的现代化国际大学
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城大,是一所坐落于香港九龙塘的公立研究型大学。校园地处九龙塘商业区,港铁九龙塘站,背靠狮子山,眺望九龙半岛和维多利亚港,交通十分便利。1980年代,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全面加强香港的高等教育,于1984年在九龙塘永久校舍成立,1995年更名为香港城市大学。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曾出任城大校董会主席三年。
城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下辖七所学院:科学及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院、能源及环境学院、商学院、法律学院、动物医学院、创意媒体学院,周亦卿研究生院提供高级学位课程。全面推行教研合一,课程设计旨在促进知识创造、创新发现和创意思维,愿景是成为硏究优异、专业教育出众的全球一流学府。是现代化国际大学,注重多元化、跨文化学习与全球视野。城大拥有优良的师资,他们来自全球各地,遍及香港、北美、南美、欧洲、亚洲、非洲及澳洲。城大与国际学术界建立了密切广泛的合作网络,更和二十八个国家或地区逾百家著名学府签订了学生及学者交流协议。城大采用英语为教学语言,某些部门同时提供中文作为辅助授课语言。在2015年度QS亚洲大学排名中,城大高居亚洲第9位,香港地区第4位。在2015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中,城大位列全球第57位。
学校历史
香港城市大学的前身为城市理工学院,于1984年根据《香港法例》第1132章香港城市理工学院条例于九龙旺角成立。最早期的校舍位于今日旺角的工业贸易署大楼。8年后九龙塘又一村达之路的永久校舍落成后,于1990年起陆续迁入新校舍,并把原校舍转交香港公开进修学院作校舍用途。学校获得政府拨地,把原歌和老街临时房屋区的地段作为未来学生宿舍的位址。该校于1995年获政府授予自我评审 (self-accrediting) 资格,并正名为香港城市大学。1997年,在原威灵顿中学旧址设立九龙湾分校,专门为自资副学士、展翅计划及毅进计划的学生提供上课地点。
1982年6月, 香港理工学院校董会成员获委任为第二间理工学院的筹备委员会成员,并正式委任钟士元爵士为筹备委员会的主席。
1982年5月,大学及理工资助委员会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会议,随后提交《第二理工学院第一号报告书》,建议新理工学院命名为香港城市理工学院(City Polytechnic of Hong Kong),并认为新理工的校址应参考英国的做法,设于 人口稠密、主要交通网络可达到的地区,在九龙塘一幅约12公顷的土地上建设永久校舍。委员会同时决定应尽早在198485年度于临时校舍内开课,以待永久校舍的落成。
招聘首任院长的工作于1983年初在全球展开,英国卢保路科技大学(Loughboroug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首席副校长庄贤智教授 (Professor David Johns)获委任为首任院长。
奖学金设置:
香港城市大学入门奖学金类别有:状元奖学金、分等奖学金、海南优秀学生奖学金、方润华少数民族奖学金及竞赛获奖者奖学金。
状元奖学金介绍:各省市区名列文科或理科第一至三名的高考生,报读香港城市大学并获录取者,将获颁发全额香港城市大学状元奖学金,金额相等于在香港城市大学求学四年 ( 法律学院五年 ) 期间的全部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现为每年港币 12 万元)。
分等奖学金介绍:按照考生实际高考总分高出所在省市区一本线 分等,设头等和二等奖学金。香港城市大学头等奖学金为香港城市大学学费全免。香港城市大学二等奖学金为香港城市大学每年学费半免。